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10-22 16:31:11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七篇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绿豆芽在我们家常菜肴中并不陌生,孩子们几乎都吃过,但对绿豆变成豆芽的生长过程却知之甚少,我决定让大班的孩子们来做一次绿豆发芽的小实验,让他们多一次新奇的生活体验。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绿豆发芽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孩子们探索科学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

3、初步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不易,教育幼儿要学会爱惜我们的食物。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绿豆种子,绿豆芽,自带的可口可乐或雪碧空瓶子,纸杯,干净吸水的小毛巾、温水、小剪刀、双面胶、中性笔。

【活动流程】

浸泡绿豆—观察生长过程—实验总结

一、浸泡绿豆

活动过程

1、认识绿豆种子和绿豆芽。

(1)教师出示绿豆种子和绿豆芽,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名称、形状、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绿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教师提问:你们吃过绿豆芽吗?好吃吗?你知道一颗小小的绿豆是怎样变成绿豆芽的?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发好多脆脆的绿豆芽让妈妈炒着给一家人吃啊?(激起孩子的表现欲)

2、让幼儿把绿豆种子装入纸杯(绿豆约占三分之二),倒入温水淹没绿豆。

3、在教师辅导下把饮料瓶子底下用小剪刀钻4个比绿豆小的眼(以保证每天浇的水不积在瓶子里,积水会让绿豆烂掉),把瓶口锥形部分剪掉(便于通风和生长)。

4、在双面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贴在瓶子上。

5、把纸杯里泡好的绿豆放入饮料瓶内,并在绿豆上面盖上干净吸水的毛巾(主要是保湿),开始第一次浇清水,多余的水会通过瓶底小眼排出。

二、观察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1、幼儿每天观察绿豆发芽的情况,并由老师带领进行两次浇水管理(每天上午和下午浇水,绿豆芽一个星期即可长成食用)。

2、引导幼儿观察生长情况。教师提问举例:今天你看到了什么?和昨天比有什么变化?回答:绿豆皮裂开了,有个白色小芽钻出来了!………白白的身子上还有两片小叶子………

三、实验总结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知晓绿豆种子发芽也像小朋友一样需要呼吸,需要喝水。

2、实验总结:空气和水是绿豆种子发芽不可缺少的条件。

3、让幼儿体验收获是需要等待的,也是要付出劳动的。

4、实验总结:我们所吃的食物是来之不易的,要学会珍惜。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将发好的绿豆芽带回家,让妈妈给全家炒一盘香喷喷的绿豆芽菜,

2、当一回小老师,把发绿豆芽全过程教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也学会在家里发不同种类的豆芽菜。

3、让幼儿家长给教师手写一封短信,介绍一下绿豆芽菜的口感和自己的孩子“授课”的全过程,发表一下感想,然后教师在全班一一念出。

【活动反思】

一、注重学生参与探究教材的准备,通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即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为探究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感性基础。科学教材为学生创造了许多课前搜集材料的机会,如让学生采集各种树叶,捕捉蜗牛、蝗虫、蚂蚁等小动物,以及搜集各种液体、家中的材料,米饭等实物。通过学生参与探究材料的准备,既充实了探究材料的不足,为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的模式,从创设探究情境入手,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最终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已基本落实了。教学目标的设计具体表现在传授领悟科学概念,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养成观察实验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客观事物。在教学效果上,我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是很大的。明确了生物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学生种植绿豆、做绿豆生长的试验、亲自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让他们从中获得了乐趣,也获得了知识。

三、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我认为事先准备好的绿豆芽生长的对比实验效果明显突出,使学生耳目一新,认知鲜明,印象深刻。“亮点”产生的原因,我认为还是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

四、当然,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不少。例如“让学生举出植物努力适应环境的例子”,这一环节中我希望通过出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然后讨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为了这个讨论,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然而,讨论的效果没有达到。学生的回答与预设结果出入较大。后面设计的鼓励学生说说他们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这一环节也忽略了。今后在处理时间与预设问题上要多下苦功。

五、本张图片中学生在观察植物适应环境的试验中,学生观察后的回答很多,有的回答与本节课无关,老师必须在此方面加以引导才能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

六、纵观这节课,我收获很大,学生积极活泼,表现出色,乐于参与,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我很好地组织学生语言,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一定会收到效益。当然,科学课也应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习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五指,知道五指的名称。

2.通过手偶配对游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知道五指的名称

活动准备:

1.手指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宝宝(教师一份示范用,幼儿人手一份用于配对游戏)。

2.房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做客,看,这是谁的家?我们敲敲门问问看,咚咚咚,门开了,哦———原来是小手一家。

(出示戴好指偶的'手)

二、认识五指,初步了解五指名称。

1.师:看,小手一家住着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

2.介绍具有明显特征的手指(大拇指、中指、小指)

教师拿掉大拇指上的爷爷 ……此处隐藏1769个字……原来是花生宝宝住在里面)

2、用手剥花生,并记录每个花生的房间和花生米的数量。

(1)师:有的花生有一个房间,有的有2、3、4个房间(有谁手里的花生和我一样?)

(2)那你们想知道花生宝宝住的房间是什么样的吗?

(3)请小朋友想办法剥开看一看,并且把每个花生里住着几个花生宝宝记录在记录卡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记录卡应该怎样记录呢?

(4) 教师巡回指导:与个别幼儿交流剥花生的方法,指导幼儿记录

(5)将完成的记录卡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有没发现什么秘密?(花生房间的数量和里面花生宝宝的数量相等)

有没有有的花生一个房间里有两个宝宝,有的房间里是空的?呆会有机会的时候你们再去找一找。

(6)集体交流剥花生的方法

提问:老师想问问你们刚刚是用什么方法把硬硬的花生剥开的?(用手剥,用嘴咬,在桌上敲)

剥花生时遇到什么困难?

3、用工具剥花生

(1)尝试用工具剥花生

师:刚刚我发现小朋友们很费劲才剥开一个花生,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把花生剥开?(幼儿相互讨论剥花生的好方法)

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特别的工具,瞧,这是什么?呆会你们可以用工具试试剥花生,看看能不能帮到你们。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用的什么工具,你是怎样完成的?

(教师总结各种工具的用法)

你们觉得用工具剥花生好,还是手剥好?

(2)使用工具和用手剥花生进行比赛,体验使用工具又快又省劲。

师:用工具剥是不是比用手剥的更快,下面我们进行比赛,两组用手剥,两组用工具剥,老师给你们相同数量的花生,看看用工具剥花生的小组是不是比用手剥的快。剥花生的时候,同一组的小朋友可以相互合作。总结:原来使用工具剥花生的确更方便!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用做工具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多动脑筋去发现哦!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我校附属幼儿园地处乡镇,而且学校就在两河的交界处,沙堆、沙滩随处可见,幼儿随时都能利用简单的工具玩沙,因此设计本活动。意在达到两个目的:通过操作活动感知沙的特征,认识沙的用途;体验玩沙的快乐,产生参加探索活动的兴趣。此活动在室外进行。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感知沙的特征,认识沙的用途。

2、体验玩沙的快乐,产生参加探索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沙的特征和用途

活动准备

1、沙盘,音乐

2、沙滩(能容纳下五十个幼儿的安全场地)

3、幼儿玩沙的工具,比如:(小铲、小勺、多只小水桶、筛网、沙漏、各种积木、多个大盆),河边可以取水、毛巾

4、沙的用途的图片数张

活动过程

活动基本环节:

1、教师边放音乐,出示沙盘,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

师:这是什么?

幼:沙

师: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幼: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幼:沙滩、水里、车装的、公路、运动场的沙坑

师小结:小朋友知道的真多,你们想玩沙吗?(引出下题—玩沙)

2、幼儿自由的玩沙,感知、认识沙的特征。

(1)教师引导幼儿摸摸沙子,抓抓沙子,感知沙子不仅松散,而且细小。

(2)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鼓励幼儿运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大胆的玩沙,交流自己用沙做了些什么。

幼:老师,我用沙堆了坦克打敌人。

我给小青蛙盖的房子,让它冬天住在里面不冷。

我给汽车修的路,让车子跑得快

我在沙子上画了好多的画

…….

(3)教师小结:小朋友玩得真好。沙可以挖,还可以用手指画画。

(4)我们下面来玩玩干沙和湿沙

师:请小朋友分别玩玩干沙和湿沙,看看有什么感觉?

幼:干沙抓在手中回从手指缝流出来;湿沙会越抓越紧,不会流出来;

师:请小朋友用手或赤脚放在沙盘里,感知干沙和湿沙的感觉,而且用手堆沙堆,干沙堆和湿沙堆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教师把各种积木放进装有沙的盆子中,让幼儿在沙盆中搭积木。

教幼儿把等量的沙装入口径不同的沙漏中,感受沙子流完的速度是不同的,观察哪个沙漏中的沙先漏完。

(5)教师启发幼儿动脑筋思考

怎样拨离沙中的小石子?

沙子和土有什么区别?沙子和石头有什么区别?

引导幼儿用筛漏开展游戏,并仔细观察。

(6)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张图片上都画的是些什么,

幼:工人在修建房子、养路工人在铺路等

活动结束环节

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能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创作出你们想象的物品。而且今天我们还知道了沙是由许多细小的颗粒组成的,沙能流动;而且我们修房造屋、铺路都离不开它。

活动延伸环节

在班级的一角,准备“沙盘”,在室外活动场地准备“沙坑”都是用来提高幼儿玩耍的,我们教师要积极主动的给幼儿提供游戏材料,并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创新出不同的玩沙方法,进一步感知沙的特点。

活动反思

该活动我设计的是幼儿大班,因我园地处农村,我根据幼儿大班孩子的特点和本土文化设计了众多的幼儿亲自动手来调动幼儿的兴趣,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在活动中我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变换方法,使全体幼儿都参与进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一直对幼儿是理解、尊重、接纳的,他们都有自己的自由空间:比如:在玩沙的过程中老师并没有规定怎么玩,怎么玩,而是让幼儿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自由发挥。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已经了解了该班幼儿已经上了一节《奇妙的沙子》,我在他们已有的经验水平上准备了此课,更好的把握了教育内容的核心——以幼儿的年龄特点、水平的发展来促进幼儿体智德能的发展

在此活动中,多数幼儿与教师积极配合,但还有一少部分幼儿自顾玩自己的,根本不听老师说的什么。

这节活动课上的不是很成功,首先没有调动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其次是在幼儿玩沙的过程中,老师没很好的提示,使有的幼儿盲目的玩沙。

假如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去,你们想去吗?让幼儿有去玩得欲望;然后老师讲讲安全问题,大家要注意什么,什么);到了活动场地,先让幼儿自由的玩耍,到一定的时间让幼儿安静下来,听一段轻松的音乐,进入课题。还有在幼儿玩沙子时观察沙子是什么样的,应让幼儿讨论,发表个人意见,才能展示师生互动的效果。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