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9 18:23:0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汇编15篇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

教完P84页例2后,整堂下来我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却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我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学生比较粗心

(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三)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负迁移。

对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以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克服学生的粗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2.重点进行口算训练。

上学期本班口算能力测试较差,这个学期要特别加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3. 逐步培养一些小助手,让他们组成数学互助小组,让优生帮忙辅导差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让优秀的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整理复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形成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1、创设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为后面整理知识、建构网络做好了铺垫。

2、回顾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进行重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综合练习,灵活应用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将知识广泛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基础练习、辨析练习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

本节课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重整体性。回忆算理算法,熟练技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新建构知识网络;通过问题解决,训练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情感价值观。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加强口算、淡定笔算、重视估算、注重算法多样化”这是计算教改的方向。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因此本课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把笔算的方法、技能作为复习的重点,而是让学生“体会、运用”乘除法的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在全课之中。通过小红、小亮、小明不同的计算结果的批改及根据小亮的正确算式1998÷54=37口算1999÷54=()……()等,让学生自觉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估算、验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了良好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在认识或处理各种数学或者非数学现象的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数学观念及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使学科学习变得容易,而且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机渗透了分类思想(把8个算式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函数思想(除数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商的大小),极限思想(有没有最大、最小值,如有分别是多少)估计思想(谁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哪一个商最大等)等。通过对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的思考。如借助分类思想,使学生很好地把试商方法、估商方法、计算方法、乘除互逆关系有机地整合起来。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在课堂上努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感悟数学。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4

教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感觉教学效果不太好,反思教学过程,感悟颇多。教材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学设计有点生硬。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总找不到感觉似的。写写反思,对自己是促进。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时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材中安排了四组例题,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例1主要解决试商、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通过例2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例3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例4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调商,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数来。尽管教学时总结出了“用四舍”时,因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试商时可比原来想的商小1,而“五入”时,因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试商时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还是感到很困难,造成了试商速度慢。当教学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后,在进行练习时,感觉教学学生掌握的不太好。通过学生的作业,出现了很多与之相关联的问题。(1)个别学生商与除数相乘时出错,这反映了学生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没过关。(2)有些学生乘对了,在被除数减除数乘商的积时又出错,看来减法计算掌握的也不太好。(3)还有个别学生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时,没有用商乘原来的除数,而是乘了整十数。(4)还有学生抄错题,横式上漏写商或余数。(5)还有的学生竖式写到一半就不写了。(6)极个别学生除法不会试商计算。

针对这部分教材出现的问题,我和代老师进行几次教研,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首先强化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 ……此处隐藏3614个字……这个单元的重点比较明显,一是能够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除法,二是掌握商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看似简单的内容,复习起来可是有难度的。计算题范围广泛,只能将算理重复讲解,真正计算时,依然会有很多同学马虎,不是商的位置错了,就是试商时不合适,更多的是商和除数的乘积也会出错。看着他们的计算题,漏洞百出,我都不知道该从何讲起了。这还是次要的,我相信经过反复练习,他们的计算准确率会有所提高。唯一让我犯愁的是规律的应用,这种抽象的规律问题,难倒了多少孩子。

今天在复习时,我从除法的基本含义出发,通过分糖的例子,让他们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不变时,另外两个数的变化规律。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同学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想要从我这寻求一些帮助。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起再努力一次吧,下节课我们继续讲解这个问题,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听讲,有所收获。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2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先进行听题口算,20多道题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同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式的写法。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例题: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根?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8÷4=?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是8,他回答不上来。有的同学说是12,因为9×4=3648-36=12。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4=108÷2=48+4=12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十,再把8根小棒也就是8个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一,合起来每份是12。

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看时,只有个别学生会算,一部分的同学看着题目发呆,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刚才摆小棒时,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把算理又讲了一遍,就下课了。反思这节课,我自认为前半节课的设计比较合理,只不过对学生放手不够,有些牵着学生走,象有几种方法计算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对于“学困生”可能只会用最直观的方法,中等生可能会用两种方法,尖子生会想到用竖式,而在讲解竖式时,我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其实这部分知识才是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书写方法,学生很容易受到加、减、乘法竖式的干扰,主要是没有讲透,在练习时,重点多强调算理和书写格式就好了。听完教研员说课后,我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今后在备课时,我真的要在备教材的同时还更应该备学生。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是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的试商方法来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教学新课之前做了一些必要的铺垫,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导学提纲,让学生课前回家提前预习,并及时检查自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学情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了展示,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惑,如竖式中为什么把21看成20来试商?什么时候试的商太小了?除法竖式为什么这样写等等。我觉得里面的几个问题特别有价值,能够通过这几个问题直接突破教学难点。这时小老师要负责解惑。当然,小老师遇到困难也是可以寻求同伴的帮助的。从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整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示,学生说、学升质疑、学生解疑,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感,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最后当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叙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以及笔算时所要注意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对新知的概括升华,进一步提升数学的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觉确实比较有成效。其实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就有更大的潜力可挖,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归纳。教师子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4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它是在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以及试商的方法,潜移默化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

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后,学生试商时困难较大,在教给学生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充一点试商的小窍门。比如当除数的末尾数是1或9时,用四舍五入法一次试商即可成功。而当除数的末尾数是2、3、6、7、8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调商。当除数末尾数是4或5时,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数来。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①同头试商法:如451÷47这道题,因为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可以直接商9,比较简便。②折半商五法:如136÷26这道题,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比较简便。

总之,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教学中,“四舍五入”法、口算法、同头试商法和折半商五法可视其情况挑选应用,可以互相弥补,相得益彰,得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5

教完P84页例2后,整堂下来我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且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我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学生比较粗心

(二) 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三) 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负迁移。

对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以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克服学生的粗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2.重点进行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3. 逐步培养一些小助手,让他们组成数学互助小组。

让优生帮忙辅导差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让优秀的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