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隔壁班的杜老师到我班借班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以后,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再上这一节课?如果再上,要怎样上才好?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最后,我决定针对学生在计算时依然容易漏掉"除以2"的现象放手让学生探究,重点体验公式的由来。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活动过程中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除了设定知识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这节课除了让学生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学会新的知识和本领。最后情感目标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我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式,由学生预先准备几对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杜老师的基础上很快地探究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接下来,我让学生按三角形的三种类别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无论是哪种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都是底乘以高除以2。教学到这里,学习任务是否就完成了?学生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如果上到这里,岂不是原地踏步?这时,我抛出一个新问题:用一个三角形能不能也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体验到前半节课成功的快乐,带着浓厚的的兴趣投入到新的问题研究中。
后来,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新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一半,高是原来的高,所以,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底的一半乘以高,即:S三角形=底÷2高。实验证明了,也可以S三角形=高÷2底。学生可高兴了,他们懂得了利用数字的特点来灵活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对于中差生来说,掌握了这三个数量,至于这三个数放的位置可以灵活排放,计算起来更容易。
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点,我做得非常大胆,体现了新课程中关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但我发现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牵着学生鼻子走”,如学生合作和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讲的过多,提示(暗示)得过多;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形式比较少等。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推导过程中遇到困难。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三角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前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到过程,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剪),然后平移到另一侧(移),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再回想三个问题:
1.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
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3.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高有什么关系?让学体会转化的方法,为下面探究为三角形面积的做了方法上的铺垫。
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而红领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关于它的面积是多少,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我本着生活中产生数学,又作用于数学的理念。所以我以求一条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来导入新课,这样会比较自然。然后让学生猜测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生1:沿着三角形的高剪开,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对于这一错误想法我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观察这种方法不可取。
生2: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用邻边相乘。对于这位学生的错误想法我让她演示。该生拿着自己的两个三角形进行演示,的确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我问:“邻边相乘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吗?”该生恍然大悟马上更正说:“应该再除以2”。这时我出示了任意的两个三角形进行拼组,让生观察能否拼成正方形。通过观察验证这些方法都不可取。
生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该生的回答下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结合图形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之间的关系。采用指名说、同桌互说、齐说等方法加深学生对过程的理解。提醒学生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什么要除以2?让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红领巾面积,求安全警示牌面积,每个环节都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习不但互动有趣,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本节课的基本数学思想应该是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把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学生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思考,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教学形式上看,我基本已经做到了,但是,要知道教学目的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31、学生的潜力是不可小视的,只要教师敢于放手,孩子们会回给老师很多的惊喜。但是,这个“放”却不是随意的。而是在前期大量能力培养前提下,才能适度放手的。也就是说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要停留在本课,而是要看到学生的未来,一堂课的收获不该只是一时的,而是有延续性的。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只是以外的能力。
2、教材、课堂、教学方法都只是载体,真正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和结果。因材施教,不该只是一句空话,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适度的修改教材的内容和顺序,或许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3、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基础是“读懂”。教师要读懂学生 ……此处隐藏4689个字……>
一、渗透“转化”的思想
在课的开始,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借助长方形的面积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初步感到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有一定的联系。课中,通过两次的实践操作,学生更加明白了其实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在课的结尾,我再适时进行了总结: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就知识。这样,“转化”思想贯穿于课的始终。
二、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拼摆,再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对黑板上的图形做及时的补充;在小组合作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对其他各组的推导过程进行补充或提出异议,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许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三、重视数学的应用性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把一块长方形花坛平均分成两半,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开呢?如果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那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课中,我又让学生求红领巾的面积、算出标志牌的大小。这些都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性。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方式太过单一,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只让学生进行了拼摆,其实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他完全有可能想出如割补、折叠的方法。我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强,就没有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2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有学生问我:“老师,我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总是忘记除以2,怎样才能记住它呢?”学生的困惑引起了我的反思,我的教学在哪里出了问题?我回忆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前,我将全班学生分组,每位同学拿着准备好的若干对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再进行班级交流,顺理成章地探索出了结果。从表面上看,学生动手操作了,实际上学生只是机械地拼一拼,没有自己的猜想和创造,这样的操作,学生只做了一次“操作工”。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不得而知。
在教学中虽然让学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实际上却用一条无形的线牢牢地捆住了学生,让学生用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学生却不明白老师的用心,老师预先设置了一个“坑”,让学生往下跳,这怎么还叫探究呢?我为什么不放开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案!第二天,我在数学课上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通过操作找出长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四个同学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并要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不但写出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理清了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大胆地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一个学生说:“我觉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底乘高来表示,三角形和梯形都可以用底乘高再除以2来表示,因为梯形的底就包括了上底和下底。”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识别图形,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数方格的方法是求三角形面积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最普通适用的方法,为了引起学生对探索三角形面积产生强烈的欲望,在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我有意出示一块很大很大的草地,问学生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吗?从而激发学生初步探究。
引导学生结合复习环节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想到把三角形转变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组织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前我请学生准备了一些三角形,课中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用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等方法进行操作、探索,在学生展示出各种转化图形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研究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经历探索之后的获得的成功,是另人快乐的,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是美好的,这正是我们教师的期待,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4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第25——26页的内容。
这节课是围绕着“通过学生发现三角形面积与已学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自主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体验和感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个教学重点展开的。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每一个细微之处着手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如揭示课题后,我便对学生进行调查:哪些同学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哪些同学不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有就是有哪些同学不但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还知道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而帮助他更好地完成学习的过程。总之,让不同的孩子尽自己的所能学不同的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如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拼成我们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直观表象,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对学生自主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学困生,无论是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还是在公式的应用中,都应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时候为什么要除以2,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进步。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5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实践操作情境,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堂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中我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对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探索和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后,我请各小组代表到黑板前进行汇报并说说他们的想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达到一个目的──发现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在练习设计中,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然后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在平行线上移动,使学生清楚地看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同,但是面积都相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