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模板汇总六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篇1一、教材分析
1、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个部分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控制,使之要求合理,容量适度,以利于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的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汉语拼音”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课文”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同时,有关读写姿势的要求,每篇课文的作业设计、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等都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既便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
(3)读能说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55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9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三、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对于5、6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3、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4、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5、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
四、教学进度安排略
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篇2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因为年龄都比较小,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组织纪律性都不强,各种行为习惯都未形成,所以对于小学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显得不大适应。有个别学生因注意力不集中,根本无法正常上课。但他们都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并且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定会在学习和行为习惯方面有所进步。全班共27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人。多数同学学习兴趣很高,有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也有部分同学在学前教育阶段没有学习兴趣,没有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规律,未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和行为习惯,比如有部分同学对最基本最重要的拼音存在陌生感和疏离感甚至因为不会而产生恐惧心里。对于这一部分同学一定要耐心帮助,细心指导,让他们快快成长。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四个部分。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有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400多个,会写其中的100多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教具 ……此处隐藏5725个字……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8组之后有5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的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A、编写角度有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学生的学。
B、教材注重引导发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C、联系单元的专题设计口语交际,加强各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5)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四、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800个,其中25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壁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三)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
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六、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名,几乎没有学习后进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每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对偏旁部首的认识不成问题。汉语拼音巩固率高,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奠定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但有3——4人因身体原因及习惯不良,需再加强写字习惯的督促。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阅读习惯良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既复习了学过的字,又巩固了拼音,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上学期末的成绩令人满意。本学期将再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2.4—6 第一组:识字1——语文园地一
2 9—13
3 16—20 第二组:识字2——语文园地二
4 23—27
5 3.1—5 第三组:识字3——语文园地三
6 8—12
7 15—19 第四组:识字4——语文园地四
8 22—26
9 29—4.2 第五组:识字5——语文园地五
10 5—9
11 12—16 期中阶段复习、检测
12 19—23 第六组:识字6——语文园地六
13 26—30
14 5.3—7 放假一周
15 8—14 第七组:识字7——语文园地七
16 17—21
17 24—28 第八组:识字8——语文园地八
18 31—6.5
19 7—11 选读课文
20 14—18 期末总复习
21 21—25 期末总复习
22 28—7.2 分项测试分项评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