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设计最新

时间:2025-02-04 06:55:59
《西门豹》教学设计最新

《西门豹》教学设计最新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门豹》教学设计最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门豹》教学设计最新1

【设计理念】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设计特色】

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又熏导语言艺术;超越文本,提升语言,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麻烦、提心吊胆、面如土色、闹”等词义。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4、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懂得邺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的原因和西门豹认真调查,分析原因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围绕人物,理清思路

1、读题质疑:

围绕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自读课文:

课文围绕人物,重点写了什么?(自读课文要到位,要求能把课文读正确。)

3、理清思路:

课文哪一部分写惩治恶人?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结果?

二、创设情景,自读研究

1、创情景:

老师扮西门豹,你们就是我的谋士,咱们就要分头调查。

2、定组名:

讨论调查小组的名称。

3、明要求:

⑴ 你们想调查什么?交流,提示。

⑵ 阅读课文第2~9自然段,讨论并填表。

⑶ 小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三、汇报交流,点拨展开

1、帮助释疑:

你们在调查和写报告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重点理解:

闹: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他们每闹一次都要收几百万。

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2、交流报告:

(重点交流调查结果)

四、小结提升,设悬延伸

1、通过调查,你们有什么想法?

2、大家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麻烦、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等词义。

2、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3、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确定专题

1、引入: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你能给上面的词语分成两类吗?(巧妙为民除害)

2、确定专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怎样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

二、梳理内容,指导方法

1、默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写上“巧妙1、巧妙2……”)

2、四人小组研究:

你们觉得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的巧妙?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

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巧妙。

三、小组研究,教师指导

四、汇报交流,展示点拨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泊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1、四人小组起立,小组长主持汇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其他组的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有补充吗?)(板书:救姑娘、投巫婆)

2、你们从哪里体会到的?

⑴ “不漂亮”:姑娘真的不漂亮吗?为什么要说新娘不漂亮?

⑵ “麻烦”:“麻烦”是什么意思?这里的“麻烦”与平常的意思一样吗?

⑶ “河伯不会满意的”西门豹真的相信有河伯吗?

⑷ “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说明巫婆已经淹死了。

3、你觉得西门豹这样说高明在哪里?

⑴ 救出新娘。

⑵ 惩治巫婆。

⑶ 破除迷信。

⑷ 教育百姓。

4、当时,西门豹会怎样说这几句话?谁来学西门豹?你觉得他的朗读怎样?为什么?(朗读引导:三个“不”读得坚决,“麻烦”、“漂亮”等词语得稍客气又含有命令口气。)

5、教师评价:

你们抓住了西门豹的语言读出了话外之音,读懂了西门豹惩治办法的巧妙,真不错!

6、迁移:

像这样,西门豹巧妙的话还有很多。你们读懂了吗?学生交流随机出示另两次语言: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官绅头子)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官绅)

⑴ 逐句朗读,体会心情,为什么这样读?(随机理解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⑵ 比较西门豹的两次语言,你发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① “麻烦”到“请”,从有商量的口吻到命令的口气,重话轻说,轻话重说,巧妙之一。

② 从“催一催”到“催催”和“到”。“!”看出西门豹说话的语气越来越急,急话缓说,缓话急说,巧妙之二。)

⑵ 有感情地朗读。

五、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

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⑴ 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⑵ 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片断欣赏: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西门豹的精彩片段。(观看录像)

3、交流激情:这一天,漳河上站满了许多人,有小孩、老人、妇女、卫士,他们看到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想说什么呢?

4、补充题目:( )的西门豹

【板书设计】

救新娘 假话真说 巧妙

投巫婆 直话曲说 将计就计

惩官绅头子 重话轻 ……此处隐藏5535个字……p>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作业中三个句子的意思。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西门豹》一课,看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板书课题:西门豹。

〈二〉、介绍时代背景。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且划出本课生字词。

2.自学生字、新词。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理解生字词的。

〈四〉、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出示生词卡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4.质疑:看学生是否还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联系上下文,帮学生解疑。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根据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再把词放回课文句子中再次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五〉、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小声读全文:

(1)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2)想一想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回答:通过带着以上几个问题读课文,你初步了解到什么?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①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向一位老大爷调查,他问了哪四个问题?

②老大爷每次是怎样回答的?

③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了什么?

(2)带着问题快速读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说了以上这几个问题。

(3)再次带着问题读课文。

(4)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5)学生结合思考题,谈一谈你读懂了什么?

(6)让学生读一读西门豹说的话,出示句子,理解带点的词语。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些句子是双关语,从表面上看,是漳河没有发大水,给河伯娶媳妇还真灵,下次他也要参加给河伯娶媳妇,亲自来送新娘,而实际上,这是说的反话,是带有讽刺的意味。

2.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小声自由读这自然段,想: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又到了,参加的有哪些人?找出描写这些人物的句子。

(2)出示句子,让学生理解句意,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让同学们换词理解。

a、“西门豹带着卫士,果然来了。”

b、“西门豹带着卫士,果真来了。”

(3)再读这一自然段,用串联课文中的词句的方法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

3.学习课文第11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西门豹说的话。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话的。

(2)指名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a: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引导讨论:

是真的这个姑娘不漂亮吗?是真的要另选一个吗?不是。而是西门豹的计策,是他将计就计,借河伯娶媳妇,来惩治巫婆,并且拯救了这位姑娘。

“等了一会儿”,是西门豹真的再等她回来吗?而是假戏真做,是西门豹的计策,“怎么还不回来”,和“等了一会儿”是照应的,说明时间已经过的不短了,才应当让官绅头子去催一催。

(3)再读这两自然段,并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从插图上看,哪位是西门豹,哪位是巫婆、官绅、女徒弟和西门豹的卫士?

4.学习课文13.14自然段:

(1)默读这两自然段,想:西门豹又是怎样惩治官绅的?

(2)指名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5.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

齐读本自然段,想:大家都明白了什么?

6.学习课文最后1自然段:

7、小结:(1)带着问题读课文:

(2)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3)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8、作业:细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第三课时

〈一〉、读全文,较详细地说一说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西门豹》一课,知道了西门豹破除了给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获得好收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课,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并且归纳段落大意。

2.自己小声读课文,说一说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汇报,说一说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搞清楚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儿是事情的起因?哪儿写的是事情的经过?哪儿写的是故事的结果?并按照“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1.小声自由读全文,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每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

2.默读课文,找一找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按照小黑板上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

(1)出示小黑板提示

一段:摸清底细 二段:破除迷信 三段:兴修水利

(2)自己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用“△”标出来。

(3)小组讨论分段,并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小组汇报分段情况及哪是起因、经过及结果。

3.再读课文,归纳段落大意。

(1)出示小黑板(句式):谁,干什么,怎么样。

(2)告诉同学们,分段的提示,即是每个段的小标题;小标题都是每段最重要的内容,请同学们归纳段意时,一方面细读课文,同时参看小标题,归纳出每段的段意。

(3)学生一段一段地读课文,并归纳段落大意。

(4)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谁的最好,为什么?

(5)指名汇报归纳的段落大意。

〈三〉、总结全文。

1.知道了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要懂得了遇事要进行调查研究,尊重事实,相信科学。

2.进一步明确了归纳段意时,要抓本段的主要内容,用一定的句式抓主要内容,组织语言来归纳段落大意。

〈四〉、作业:

《《西门豹》教学设计最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